天能「懶人包」19個常見疑問馬上懂 主角「沒名字」暗示背後操弄一切的關鍵

一如「tenet」一字是回文(正向讀、逆向讀都相同),《天能》整部電影就是個回文:前半段在時間軸上是「順行」的,接著倒轉回開頭。故事始於烏克蘭首都基輔的歌劇院,主人翁被一位背包上掛條紅色繩線的戴面具神秘人物拯救,接著被徵召進「天能」並接下找出演算機(未來

September 12, 2020
選擇語言:
TEEPR原創
採訪報導
綜合報導
編譯
特稿

以下分享《ScreenRant》整理的《天能》疑難解答:(涉及據透)

1.《天能》(Tenet)是部跟時間旅行有關的電影嗎?

 
不全然,至少不是大眾傳統認知上的時間旅行。不同於使用時光機器跳去特定的時間點,《天能》的科技是將目標物在時間軸上倒轉,可以想像一個逆時針旋轉的鬧鐘。片中角色無法就這樣從某個時間點跳躍至另一個時間點,想回到過去某個時間點,只能以倒轉方式回到過去;假設想從30號回到14號,就得以反向方式重新度過從14號到30號間,以時間實際流逝的速度經歷那16天。
廣告1

 

2.「天能」(Tenet)一詞是什麼意思?

 
「Tenet」一字來自拉丁文的「tenet」(原意:它拿著)和「teneō」(原意:拿著、擁有),挪作英文使用則有「教條」、「原則」、「信念」之意,在《天能》電影文本中與一再出現的台詞「發生的事已經發生」相呼應,並告誡那些接觸逆轉物體的人,一定要遵守信念和堅信直覺。片中,「天能」也是雇用「主人翁」(The Protagonist)、艾佛斯(Ives)與他帶領的士兵們的組織名稱,該組織必須確保演算機在被逆轉回過去的路途上能夠順利,而與組織站在對立面的,是那些堅信毀滅過去能夠拯救未來的神祕未來人。
 
若從象徵面切入「天能」,可以從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對《天能》全片的架構安排說起。片中,「10」這個數字一再出現,例如自由港的安全警報時間為10秒、主人翁要求與軍火商普莉亞(Priya)之夫聊10分鐘、結尾的大戰任務也剛好長達10分鐘。那項任務採用時間鉗形攻勢(temporal pincer movement),讓兩個小隊一方依正常順向時間、另一方以逆時的方式同時進行一場倒數10分鐘的任務。「Tenet」一字順著拚、到著拚都可得出「ten」(十),兩端的ten在中間會合。當然它也是與劇情環環相扣的「薩托方陣」(Sator Square)上刻有的其中一字。

 

3. 什麼是「薩托方陣」(Sator Square)?

 
薩托方陣是一塊寫有拉丁回文的石板,一模一樣的文字排列也曾出現在法國、義大利、英國及敘利亞等地的教堂中,刻有不管橫向讀、縱向讀都能讀出「SATOR」、「AREPO」、「TENET」、「OPERA」、「ROTAS」的字樣,意即如果你將方陣旋轉180度,仍可得出與原本文字相同的排列。再來,將方陣中央橫寫或直寫的TENET視為轉軸以鏡像反射文字的話,會發現文字就只是像轉了90度一樣仍是那五組字,只是順序反過來。這5個字分別代表《天能》故事中的5個關鍵:反派名字為安德烈薩托(Andrei Sator,「SATOR」一詞有「播種人」的意思);薩托將他的逆行裝置安放在他名下ROTAS(有「旋轉」之意)公司經營、位於自由港的藏匿點;薩托之妻凱特(Kat)曾與偽畫大師阿雷波(Arepo)曾有段親密過往;薩托的手下試圖在片頭的歌劇院(Opera),Opera也是「任務、「行動」(Operation)的字根;而組織天能(Tenet)必須阻止薩托。看到這,諾蘭把玩對稱性與鏡射反轉的意圖是不是更明顯了?
廣告2

 

4.《天能》本身就是個「回文」?

 
一如「tenet」一字是回文(正向讀、逆向讀都相同),《天能》整部電影就是個回文:前半段在時間軸上是「順行」的,接著倒轉回開頭。故事始於烏克蘭首都基輔的歌劇院,主人翁被一位背包上掛條紅色繩線的戴面具神秘人物拯救,接著被徵召進「天能」並接下找出演算機(未來人設計來讓萬物逆時的武器)以阻止世界毀滅的任務。任務過程中,他經歷了兩次搶奪行動(公路戲、機場戲),直到薩托開槍射凱特後帶著武器逃走,逼得主人翁與夥伴尼爾(Neil)不得不也進入時間倒轉狀態來逆向治好凱特的傷(據尼爾說,這是唯一可能拯救凱特的方式)、找回演算機的最後一組零件,最後阻止演算機被埋在俄羅斯一處核彈爆炸過的舊城市底下。關鍵在於主角進入逆行狀態時,他也以反向方式經歷了前面幾場戲:公路戲與機場戲,最後是一場取回演算機組件的軍事行動,主人翁在那場行動中被戴有紅線飾品的尼爾拯救(呼應開頭的歌劇院行動)。換句話說,《天能》的故事架構正看倒看都是相同的。
廣告3

 

5.《天能》中的「逆行」如何運作?

 
避免探究複雜的物理學為前提下,《天能》(還好本片對觀眾沒有這樣的要求)闡述了任何物質的熵(我們所處的世界萬物都在朝熵的最大值邁進,熵的混亂狀態只會永遠增加,它代表著熱力學「發生了就無法回頭」的不可逆性)經由逆轉後,都會以倒轉的方式在時間軸這條直線上回頭;而《天能》中描繪的未來,有人找出了逆轉熵的方式,讓任何物質包括人在時間軸上180度轉向,逆行到過去。未經「逆轉」的我們對於時間的感知是直線的,時間只會不停往前流,我們也只會順著時間前進;不過當物質藉由片中的科技「逆轉」後,它的動作會以從我們觀點來看完全相反的方式運行,因此一個被逆轉過的子彈並不會被從槍枝彈道射出,而是被彈道「吸回」;車會倒著開;海浪會拍開再縮回;經逆轉後的人們的肺無法正常吸收氧氣所以必須隨時攜帶氧氣罩,除非將環境改裝成大型氧氣罩,例如凱特、尼爾與主人翁在逆行狀態下搭船的船艙。找出逆轉熵方式的未來科學家,也將能夠讓宇宙萬物進入倒轉狀態的演算機(未來人打算用它逆轉萬物的運行,讓過去的一切回歸虛無,深信這麼做能挽救未來)分成9個需裝在一起(缺一不可)才能使用的實體組件。

 

6. 演算機是什麼,它是如何被發現的?

 
該名未來科學家被要求將新發現的熵逆轉技術武器化,被傳送回過去以等待用來毀滅世界的那刻。演算機一旦啟動,不只有單一物質的熵被逆轉,時間本身也會逆轉,讓過去倒轉回人類文明出現前。科學家十分後悔自己的發明恐對世界不利,於是將演算機分為9個部件,藏匿在過去的9個不同地點(也分別在不同的時間點),以阻止未來人毀滅世界的計劃。想啟動演算機讓世界歸零,得蒐集全9個部件拼裝出完整的「配方」。
 
至於隨著時間的過去這些部件是如何一一被找出的,《天能》電影開頭,薩托只差第9塊部件就蒐集完成,也就是說無論他是為誰工作,那個人(或組織)已找到了其他8個藏匿點,但並未明確交代尋獲過程。

 

7. 薩托的計劃是什麼?未來人想要的是什麼?

 
薩托的計劃讓這角色活像《007》系列電影的反派人物:虛榮、自負、自戀又自憐。起初,薩托的動機來自未來人給予的財富,但電影的最後1/3,當我們明白他是將死之人時,我們不但目睹了他的自私心態,也見證了他拖全世界下水的決心。以至於他說出「如果我不能擁有,別人也不行」這句超drama的台詞時,未來人想毀掉自己的過去的理由也更合理了:這是對未來人對當今的我們破壞全球生態環境達覆水難收之際的殘忍回應。它暗示了未來是個極度反烏托邦的世界,反到整個星球已死透到「扭轉時間」才是唯一解的境界。所以主人翁問及,毀掉自己的過去,難道不會連同自己的存在也毀掉嗎?尼爾這時提到了「祖父悖論」,並強調「已經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
 
祖父悖論最初由法國名科幻小說家巴赫札維勒在(René Barjavel)1943年出版的小說《不小心的旅遊者》(Le Voyageur Imprudent)提出,主張人如果擁有回到過去的能力,那他絕不可能回到過去殺了自己的祖父,因為殺了祖父就完全抹滅了他存在這世界上甚至回到過去的一切可能。一如《天能》中尼爾說的,這是個連未來人都未能解開的謎,也就是說所有人完全無從得知如果毀掉過去,那麼所謂的未來人還會否存在。

 

8. 為何將終結世界的大業交付薩托?

 
一如電影解釋的,薩托被未來人選中的原因看起來純粹因為他「在對的時間出現在對的地點」。能否接受這點,完全取決於你怎麼看待一個人因為能事先知道將來發生的事會怎麼發生而對事件做出近一步掌控。電影提到,薩托的成長環境是蘇聯時期的舊城市史塔拉斯克12(Stalask 12),靠尋找可能具大量輻射的核武遺留物混口飯吃,接著收到附上金條、來自未來的信件,告訴他要去哪找演算機的每個部件。未來人還傳送了打造逆行裝置的組件,讓他也能逆轉自己,同時將經逆轉過的黃金「反逆轉」寄回給完成「毀滅世界」大業路途上的自己,幫自己更接近目標。

 

9. 那些被關閉的舊城是?

 
還記得《天能》全片「解釋感」最濃厚的一場戲嗎?正是諾蘭愛將米高肯恩爵士(Michael Caine)飾演的英國情報員「米高爵士」(Sir Michael)邊吃豐盛早午餐邊講解一些重要資訊的那場戲。他告訴主人翁,薩托從地獄搬的廢棄城市史塔拉斯克12崛起,那是蘇聯時期規劃的特別社區之一,前往當地的交通路線皆受嚴格管控,因為那裡的家庭不是在軍事基地就是在實驗室裡進行極度敏感的工作。該區並沒有列在地圖上,像這樣的秘密城市往往實際上都是蘇聯核武發展的重要基地,多數都在蘇聯瓦解後才見光。

 

10. 為何《天能》主角要叫「主人翁」?

 
飾演《天能》主角的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之子約翰大衛華盛頓(John David Washington,曾以《黑色黨徒》入圍奧斯卡最佳男主)沒有名字,劇中只被稱作、自居「主人翁」(The Protagonist),這樣的稱號似乎是對「幹他這行」之人的統稱,同時也強調他之於整個故事的重要性。從編劇學的敘事常規來看,「主人翁」一直都是故事的中心點,在《天能》亦是,然而這個角色卻比想像中更具厚度(也許甚至超乎主角本身的認知)。他的名稱似乎預示了他才是在未來安排這一切的那個人,引導著過去的自己向前行(當然還有倒退)。對觀眾而言,「主人翁」這稱號也一再提醒我們,即便事件在他沒在畫面中時上演,他仍有一定的涉入程度。

 

11. 主人翁究竟為誰工作?

 
若要給一個比較簡短的答案:《天能》裡的所有人都為主人翁工作。從基輔歌劇院行動(包括他被拔牙招供的那場「試驗」)、成立由艾佛斯和女將惠勒(Wheeler)帶領的時間鉗形攻勢部隊乃至於整個天能組織全受主人翁的操弄。他與同行們(片中有提到其他主人翁的存在,但合理推測他們都聽命於他)同屬於未來確保演算機順利傳送至過去並維持藏匿狀態的那一派人。當你開始納悶為何薩托知道那些口令(「我們活在一個暮光世界」、「而黃昏時沒有朋友」,開頭歌劇院戲中偷取演算機的基輔探員也知道),電影即暗示了主人翁也涉入了試圖毀滅過去的那一派人的行動。

 

12. 是誰在歌劇院射出了第一槍逆轉子彈,又是誰救了主人翁?

 
片頭歌劇院那場戲,主人翁差點被射擊時出現的戴面罩神祕人物與片尾打開門阻止演算機被爆炸掩埋的是同一人。《天能》片尾揭曉,這位神秘人物便是主人翁在孟買雇來的夥伴尼爾,在他看似被牽扯進故事前,其實早就涉入其中已久。歌劇院行動上演時,尼爾早就被雇用滲透進主人翁所屬的小隊,在不洩漏自己身分的情況下阻止主角被射。

 

13. 那些銀色膠囊的作用是?

 
歌劇院行動穿幫,主人翁遭刑.求時,他身上備有中情局提供的氰化物藥丸,被敵人取走後他吞下同伴給他的藥丸企圖自.殺。雖然他吞藥後失去意識,但下一幕揭曉藥丸是假的,目的是用來測試主人翁對任務的付出程度,還有他對同伴的重視(「你寧死也要救人。」);在「死.亡」與「保守機密」間選擇前者那刻,主人翁即被召募進入天能。從《天能》敘事上的鏡像結構來看,他吞下的藥丸也呼應著薩托的自.殺藥丸,他對吞下藥丸的後果似乎也是深信不疑。他會不會被天能擺了一道,那顆藥丸其實是假的?還是說基於他的權力,他跟中情局也有一定程度的關係?這部分,電影並沒有說死。

 

14. 主人翁和尼爾是怎麼認識的?

 
《天能》片尾確認兩人在片中「初次見面」前,尼爾早就受命於天能。他們第一次見面的那場戲暗示了這點:當時兩人在孟買飯店酒吧,尼爾為主人翁點了他偏好的飲料。片尾我們從尼爾口中得知當初主人翁就是在過去某個時間點雇用了尼爾,而那段「過去」長到足以讓尼爾認定兩人的友情,而且是一段美好的友情。他的那段「告白」暗示著兩人在確保演算機能夠安全回到過去的過程中有過共患難的情誼。這段自白也創造了一個矛盾:主人翁之所以雇用尼爾,正是因為尼爾告訴主人翁他將會招募年輕時的自己。
廣告4

 

15. 被逆行的子彈打中會怎樣?

 
由於未來逆行科技會逆轉物品的熵,據尼爾解釋,爆炸後的熱傳導也會是逆行的,所以主人翁在逆行時經歷汽車爆炸迎來的卻是失溫反應(尼爾:「這大概是史上第一個由爆炸引起的失溫案例。」);若被反向的子彈射中,傷口也會與一般槍傷不同(前面科學家提到「會很慘」),中槍者的傷口因受逆行子彈帶有的輻射汙染影響而更難救治,因此即使傷口從凱特身上消失,要是主人翁、尼爾與艾佛斯沒有逆轉她(同時逆轉他們自己),凱特仍有可能因此死.亡。
 
要治癒凱特,只能仰賴她在逆行狀態下細胞跟著逆行讓身體回到輻射影響前的狀態。這樣的設定似乎也意味著任何人都有可能靠不停地反覆逆轉、回到正常狀態來讓細胞的熵逆行,藉此反轉老化使自己長生不死,不過這也代表你必須不斷重複經歷時間洪流中的同一段時間,有點像長生不死的代價。凱特的逆行終究成功反轉了致命的傷口,卻留下了照理來說應該不會有的傷疤。傷疤此時的功能性比較偏向情感而非邏輯,因為在幹掉薩特前讓他看見自己的傷疤,對凱特而言至關重要(讓薩托明白眼前的「她」是經歷過那一切的自己),也刻劃了這角色的成長(絕望→堅毅)。

 

16. 片尾大戰在演什麼?

 
亞倫強森(Aaron Taylor Johnson)飾演的艾佛斯在電影演到一半時跳出來告訴大家「時間鉗形攻勢」的原理:一支小隊在順行的正常時態下觀察事件的演進,同一時間另一小隊呈逆向狀態在倒轉的時間中經歷任務,如此一來兩隊都可從對方那得知事件如何發生,薩托在那場逆行公路追逐戲便是用這方式從主人翁那拿到演算機的第9部件,電影結尾那場大戰基本上也是如法炮製。
 
大戰中,天能的部隊分為紅隊與藍隊,尼爾與惠勒在逆行那隊,艾佛斯與主人翁則在正行的時間狀態下利用從尼爾那隊獲得的訊息。電影尾聲也揭示了整部電影其實也屬於「時間鉗形攻勢」的一部分。

 

17. 結局意思是時間可以被操弄?

 
表面上《天能》也許給人時間可以被操弄的假象,畢竟天能組織的中心思想似乎是回到過去阻止世界毀滅。就這點來看,諾蘭在《全面啟動》(Inception)闡述的改變命運需建立在自由意志,這一深受茉兒(Mal)之死強化的概念與《天能》相符;而《天能》的衝突始於未來對現世的警告,主人翁會面克蕾曼絲波西飾演的科學家時就是他決定「跳下去」的那刻,因為他被賦予了明確目標:阻止一場即將發生的戰爭,還有隨之而來的世界末日。但仔細想想那些軍火零件(主人翁:「你覺得這些是什麼?」科學家:「即將來臨的戰爭廢墟。」)也有可能是天能組織傳送回來說服主人翁接下任務,同時也能遵循天能信條「不讓他知道事件全貌」的安排。套一句尼爾說的,無知有時候就是最珍貴的資產。
 
另一有關時間無法被改變的辯證在於尼爾這角色的宿命。電影最後,他之所以選擇赴死,是因為他知道發生的事已經發生,只有犧牲自己才能讓主人翁與艾佛斯阻止演算機被掩埋。即便見證了他們的成功,尼爾仍堅信他必須這麼做,因為「發生的,就已經發生了。」電影稍早主人翁一臉納悶問尼爾,既然他們倆都還能活著展開任務,豈不代表任務早已成功。套用全片一再強調的「時間不能被改變」這邏輯,尼爾的死不能被改變,他的死才能成全任務這點亦然,儘管思考未來人想毀滅過去這整件事會讓人陷入到底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矛盾。不過也許這就是重點。無論如何,尼爾很不幸是真的死透了。

 

18.《天能》有埋下續集伏筆嗎?

 
有關《天能》續集可能性的簡短答案:看諾蘭怎麼想。如果他能拍出《全面啟動》續集,就有可能拍《天能》續集。他可以稱《天能》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一個自圓其說、自我圓滿的回文,即便電影指出結局只是整個故事的一半。不過《天能》的結局也開啟了這個世界觀的更多可能性,包括主角未來將創立天能、遭遇未來的對手、召募尼爾並確保年輕的自己創立天能。觀眾只見證了迴圈的一半,確實還有進一步探索這世界的空間。
廣告

 

19. 結局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

 
《天能》的結局有多種解讀,從最表層來看,它是諾蘭對世人必須認真看待地球生態問題的勸言:如果我們不改變當前的生活模式,那就真的會被未來吞噬,雖然電影並未以說教態度闡述這點,仍是電影關注的議題。進一步看,《天能》也是探索自由意志的作品,當主人翁問克蕾曼絲波西飾演科學家(跟未來發現逆轉熵方法的那位科學家不同人,當然也有可能是同一人)自由意志到底存不存在,她解釋道,不管任何物品是否被逆轉,唯一能夠讓它行進的開端都始於自由意志。他必須選擇對那把逆轉過的槍扣下板機,否則它只會維持未發射的狀態,無論子彈朝哪前進都一樣。但尼爾一再強調的「發生的,就已經發生了」卻挑戰了自由意志的概念:他犧牲自己時的認知是這件事早已發生,此時他可選擇一走了之,不過又向主人翁吐露,自己無法「選擇」改變已經發生的事。
 
到頭來,《天能》提及自由意志的同時也暗示了或許根本沒有所謂的自由意志,不過諾蘭的重點不在於透過本片決定它是否存在,而是邀請(挑戰)觀眾探索這個概念。未來與過去和現在環環相扣且相互映照,就算發生的已經發生了,也不代表我們無法從過往經驗學習、找尋希望,還有避免重蹈覆轍。對於死亡永無止盡的焦慮,或者說對時間流逝的詠嘆,一向是許多藝術作品的共有支柱,也是諾蘭過去作品如《全面啟動》、《星際效應》一再觸及的情緒。不過這回諾蘭重新檢視時間這個概念,不再以害怕失去的角度看待它,而是視為一個可讓人掌控世界的機制。不過比起純粹將時間這概念理想化,《天能》更像一道大膽又充滿挑戰性的思辨,適度的抽象性也令人意猶未盡。

 

別急著離開,緊接著看:

參考資料:Screen Rant
TEEPR 亮新聞著作權聲明:非法抄襲TEEPR 亮新聞網站請注意,本站所有內容皆由自家TEEPR 亮新聞 編輯撰寫,並非如非法內容農場複製貼上。本網站之文字敘述、圖片、影像視聽及其他資訊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如侵權將立刻請臉書封鎖專頁。微改標題、圖片、前段,仍然抓得到!
分類:世界, 電影
加入粉絲團! 天能「懶人包」19個常見疑問馬上懂 主角「沒名字」暗示背後操弄一切的關鍵留言按此 好友人數分享! 好友人數加入好友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