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個社會現象稱「LAT」(living apart together,分開住的同居),意思是伴侶們,不管有結婚還是沒結婚,基於某些因素雙方決定不住一起;專家們發現,同居不再是大眾的選擇。以下來了解媒體《Bright Side》例舉的分居原因:
1. 雙方可享有自由 (上圖:分居前『你去洗碗』『我要看電視!』)
(分居後:『我今天有做那件事了』『我剛打掃完家裡』)
他們認為,分居能滿足人對自主性的渴求,換句話說就是需要「自己的空間」。如此一來,他們能在自己偏好的環境生活,同時又能維持親密關係。社會學者指出,談感情時不該把「一起」當作準則,做什麼都要一起,例如去看展、下廚、看最喜歡的Netflix節目;不少伴侶們做這些事時很樂意一起,卻鮮少討論家事或其他日常瑣事。不過如果分開住,能減少因家務事上演的爭執。
2. 如果還沒準備好與對方同居,不用逼自己
一項調查指出,有的人認為另一半總是太快就想同居,有的伴侶會認為這是忠誠度的考驗,但實情並非總是如此簡單。習慣獨居的人中,有許多人害怕跟別人分享居住空間,一名習慣自己住的網友表示,「這 (與人同居) 往往是不想談長跑愛情的真正原因。」
3. 伴侶不用為了工作或學習的地點的不同而遷就彼此
一項在東歐進行的調查發現,LAT (伴侶分居) 在越具有文化背景及高教育水準的伴侶之間更常見,他們認為這是傳統婚姻之外的另一選擇。一名伴侶分居者表示,「我們高中就形影不離,在一起5年了。他認為分居對我們的經濟狀況來講更理想。他住的地方離我這30分鐘車程,我是全職學生,每週打工30-35小時;他則是全職上班族。分居讓我們更能解決經濟困境,我們也不打算分手。」
4. 較老的伴侶會需要更多私人空間
實行LAT的伴侶當中,有高比率的人是年長伴侶,他們住一起多年後決定分居,給自己更多空間。他們依然想要親密關係和陪伴,但同時也可求能讓自己自在的空間。一名網友在Reddit分享,「我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我的夏日小屋,每月回家兩三次。我們都退休了,孩子也長大了。我們分居前就分開睡了一年,因為有人會打呼,還有我們偏好的床單不同。分居之時,我們的經濟狀況也沒什麼受影響,我們依然每天email或講電話,或討論我什麼時候該回家因為家裡需要我。比起一般夫妻,我們現在更像感情緊密的伴侶,分居維繫了我們的婚姻。」
5. 他們不希望有新伴侶介入時事情變更複雜
選擇分居的夫妻,有不少經歷過不快樂的婚姻,或有與先前伴侶的孩子。他們不希望被新伴侶束縛,因此保有一個距離是更理想的選擇。對他們而言,分居後的相處時光有更好的品質,勝過每天住在同一屋簷下。一名Redditor表示,「我認識一對四十歲以上的情侶,正享受快樂的分居關係。他們的生命中曾有那麼一刻體會過住一起的壓力,或是來自以前伴侶的羈絆。他們大部分離過婚,不想再為了同樣的事爭吵。目前分居生活對他們而言都很順利!」
補充:有不少名人坦承自己與伴侶選擇LAT
例如《瘋狂理髮師》、《剪刀手愛德華》導演提姆波頓 (Tim Burton) 就與女星妻海蓮娜寶漢卡特 (Helena Bonham Carter) 分居了13年,但都住倫敦;葛妮絲派特洛 (Gwyneth Paltrow) 與老公布萊德 (Brad Falchuck) 2018年結婚前分居了一年,2019年才宣布同居。
延伸閱讀:
– 情侶分手創「分手博物館」公開徵募 展品曝光…全是「愛情消逝前一刻」
– 男同志情侶「懷孕靠自己」 秀孕照「喜迎第2胎」他:終能正視自己性別
– 阿聯放寬法律 終於「能買酒」…情侶同居再也不會被關!
TEEPR Jorge編:你對情侶或婚姻伴侶分居有什麼看法及經驗,都歡迎分享!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