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台湾传统小吃的人一定对「鼎边趖」不陌生。当你跟老板点餐时,都是说「我要一份鼎边ㄘㄨㄛˋ」吗?没想到这个常见的唸法居然是错误读音,一位网友看到课本上替「鼎边趖」标示的注音才知道自己讲错30年。
示意图翻摄自icook
一位网友在社群平台Threads分享课本上的文章,诗人方群用画面感十足的短句描写鼎边趖的制作过程。原PO发现课本标示的注音并非鼎边「ㄘㄨㄛˋ」,而是鼎边「ㄙㄨㄛ」。这个冷知识引起底下网友讨论:「从小到大念错了30年」、「我也读鼎边ㄘㄨㄛˋ,还是台语没争议」、「过去都有边读边,但看到也有人写『锉 (ㄘㄨㄛˋ) 』」、「可以的话建议用台语唸它原本的名字」。
翻摄自Threads
根据教育部《台湾台语常用词辞典》介绍,鼎边趖是「以面糊在热锅上急敷,随即将薄糊取下,切成长条状,再加入葱、姜、鱿鱼、香菇、金针、肉等煮熟」的一种小吃。台语唸法是「tiánn-pinn-sô」,另有网友补充:「字面意思为在锅边扭来扭去,源自小吃的制作方式。」
示意图翻摄自icook
「趖 sô」这个字在台语其实蛮常见的,比如说动作慢吞吞、拖拖拉拉,就会被长辈唸「你真𠢕趖 (tsin gâu sô) !」趖还有另外2个意思,分别是描述「蛇、虫类爬行的动作」和「闲荡、游荡」。家里讲台语的人有听过「趖」这个讲法吗?
翻摄自《台湾台语常用词辞典》
有些在地特色美食是外地人没吃过也没听过的。一名网友到新竹一间小吃店用餐,见到菜单上一道叫「粉沯」的小菜,非常感兴趣却不会唸「沯」这个字,大家知道它的正确读音是什么吗?
示意图翻摄自ambassador hotels
一名网友在脸书社团《爆废公社二馆》上表示,他到新竹城隍庙附近一间小吃店用餐,发现菜单上有一道名叫「粉沯」的小菜、一份70元,店家还特别注明是推荐菜色,让他非常感兴趣,想要点来尝尝,却尴尬不知道「沯」这个字怎么唸。
翻摄自脸书《爆废公社二馆》
问题抛出后,在地人纷纷热心解答:「与强同音,粉肠的意思」、「ㄗㄚˊ,台语唸ㄑㄧㄤˊ」、「粉ㄑ一ㄤˊ」、「『粉沯』就是『粉肠』,沯的读音是『ㄗㄚˊ』或『ㄗㄢˇ』,台语读音是『ㄑㄧㄤˊ』」。还有老饕分享粉沯的口感:「一圈一圈QQ的,不错吃」、「QQ的,沾酱蛮好吃」、「肠衣里面包瘦肉加太白粉浆」。
翻摄自网路
事实上,「粉沯」是新竹独有的隐藏版小吃,粉沯就是粉肠,以太白粉和里脊肉灌进猪肠衣,再用大火蒸熟、放凉制成。根据《TVBS》报导,「沯」是取新竹台语腔借字而来,才会有了新竹对粉肠的特殊叫法,而「沯」字是冲水的意思。
翻摄自脸书《新竹大小事》
我都直接唸 ㄙㄜˊ XD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