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美國大選,川普以279張選舉人票擊敗頭號勁敵希拉蕊(218票),入主白宮。許多關注大選的人,或許都發現美國選票計算方式與台灣大不相同。下面整理出5個問題,讓你一次搞懂「美國選舉人團制度」。
1. 什麼是「選舉人票」、「選舉人團」?
美國總統並非一人一票直接選舉產生,而是由各州指定的「選舉人」(Elector) 組成「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選舉人團再依照全民普選結果選出總統。
各州推選選舉人的過程都不同,一般是由各政黨提名或直接由各黨委員會投票選出。
如果選舉人不遵守該州普選結果,就會成為「失信選舉人」(faithless elector),如果跑票程度嚴重到改變選舉結果,國會將可能介入。美國歷年來一共出現100多位失信選舉人,目前從未直接影響選舉結果。
2. 全國選舉人票有幾張?
各州實際擁有的選舉人票數,是由該州在美國國會的參議院、眾議院總人數來決定。以紐約州為例,該州有27位眾議員和2名參議員,因此共有29張選舉人票。美國國會有100名參議員、435名眾議員,加上首都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特有的3張選舉人票,選舉人票一共有538張。得到超過半數選舉人票(至少270票)的候選人即當選。
目前,加州選舉人票最多,共有55張,號稱「最大票倉」。德克薩斯州38張。紐約州、佛羅里達州29張。地廣人稀的阿拉斯加、德拉瓦和懷俄明等8州只有3張選舉人票。
3. 全民普選結果如何換算成選舉人票?
11月8日為全民投票日,一般民眾投下「普選票」決定他所在州的選舉人。而各州選舉人會在12月「第2個星期三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今年是12月19日)集會,依各州普選結果,投票給某一組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所以也有人說,這一天才是真正「美國總統選舉日」。翌年1月6日將會進行「計票」,結果正式出爐(雖然大家早知道)。
除了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外,總統候選人若在一州獲得最高票數,就能拿到該州全部「選舉人票數」,被稱為「勝者全拿」(Winner-take-all)。
以紐約州29張選舉人票為例,如果該州普選結果是希拉蕊獲得較多張票,她就會獲得這29張選舉人票。
4. 何謂「搖擺州」?
搖擺州(Swing state)指的是,那些沒有單一候選人或單一政黨擁有壓倒性支持度以取得選舉人票的州。通常搖擺州會是政黨在總統選舉中積極的爭取目標,因為贏得這些州的選舉人票對獲勝十分重要。這一屆搖擺州是俄亥俄州、愛荷華州和亞利桑那州。
5.「選舉人票」是好還是不好?
支持論點:「選舉人票」由美國開國元勳所制定,概念源自聯邦制,透過平衡大小州的權力,才讓聯邦政府維持統一和穩定。好處是可以照顧當小州和偏遠地區的利益,鞏固聯邦;方便計票,可以早出選舉結果。
選舉人團以州為計算單位,可保障小州權益,避免大州長期取得較多普選票可控制政局,通常總統候選人對關鍵的小州都不敢怠慢。
美國律師作家羅斯(Tara Ross)曾在著作《闡述民主:選舉人制度》(Enlightened Democracy: The Case for the Electoral College)中分析,直接選舉讓多數人完全凌駕於少數,為了避免發生差距很小或是選出的對象很荒謬,因此制定選舉人制度,保障正副總統人選不會流於民粹。
反對論點:選舉人票制度最為人詬病的地方,就是可能產生「贏得較多人民普選票的候選人卻輸掉大選」的結果。意思是獲得較多普選票也未必能當選總統,例如本屆的希拉蕊。
先前提到,候選人只要在一州獲得最高選舉人票數就能「勝者全拿」,即使只有0.1%的差距也一樣。所以如果某些州別的小黨支持率高,瓜分掉了選舉人票數,那麼候選人就很可能憑著沒有過半的普選票,贏得該州。
不少人認為,選舉人票制度違反了一人一票、每票平等的原則,且大小州選民票值不等。例如,依據1990年數據,在阿拉斯加州,每張選舉人票代表著112,000人,而在紐約州這一數據是404,000。
目前除了美國總統選舉,印度、德國、巴基斯坦、義大利等國家總統選舉也採類似方式。
來源:Telegraph|Pew Research Center
把這篇分享出去,讓更多人了解美國總統大選制度吧!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