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青少年霸凌、自殺議題的美劇《漢娜的遺言》(13 Reasons Why),自今年3月31日播出後,成為 Netflix 史上最熱門原創影集之一。
《漢娜的遺言》改編自2007年 Jay Asher 所著同名小說,述說一名高中女生自殺後,遺留了7捲共13面錄音帶,揭露校園中所遇到的事件及內心狀態,如何讓她選擇以自殺了結生命,寫實的情節獲得許多讚賞,但同時也有不少人,擔心過於生動的自殺過程,恐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自從影集播出後,心理學家丹瑞登柏 (Dan Reidenberg)、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艾爾斯 (John Ayers) 皆出面呼籲別再繼續宣傳該劇。
一份刊登於《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的研究指出,在影集開播後19天,Google 上關於「自殺方法」的搜尋次數,大幅增加了90萬至150萬,比過往平均值高出19%;其中,Google 關鍵字「如何自殺」(how to commit suicide) 上升26%、「預防自殺」增加23%、「自殺」(commit suicide) 上升18%、「自殺熱線」多了12%、「如何殺死自己」增加9%。
負責研究的教授艾爾斯表示,雖然未調查實際自殺數目是否也跟著上升,但光是網路上關鍵字搜尋量暴增,就已經值得關注,認為 Netflix 應重新審視該劇帶給青少年的影響。
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 (WHO) 明確列舉有關藝術涉及自殺應避免的事項:不要公開自殺文字訊息或影像;不要詳述自殺方法;不要把自殺原因過於簡單話;不要美化或渲染自殺;不要使用宗教或文化刻板印象;不要歸咎責任。而《漢娜的遺言》至少做了上述五項。
因此,艾爾斯教授建議《漢娜的遺言》製作團隊刪除部分描寫自殺的片段,或在每集播出時列出預防自殺熱線號碼,降低觀眾看完後對自殺的聯想。
艾爾斯表示:「雖然連續劇播出後,提高了大家對自殺與自殺預防的警覺,但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卻與連續劇批評者的最深恐懼相吻合。它啟發了許多人,讓有自殺想法的人採取行動,搜尋如何自殺的資訊。」
來源:ViralThread
TEEPR小編:藝術創作者是否應對作品造成的社會影響負責?你怎麼看?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