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看醫生通常需要家長陪同,一方面是孩子不一定能清楚表達自己哪裡不舒服,另一方面是回家吃藥還需大人協助,所以家長要在場仔細聽醫囑。一位爸爸工作忙碌,請假帶年約小學六年級的孩子就醫。看診前臨時接到重要客戶電話,爸爸叫孩子自己進診間,因此被醫生教訓怒火中燒。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了不起的兒科醫生》。
大忙人爸爸在論壇《匿名公社》表示,小孩上安親班上到一半胃痛,老婆又回家照顧岳母,「我只好特地請假接他去看醫生。」候診一陣子,重要客戶突然打來,爸爸接起電話討論公事,不巧輪到孩子看診了,爸爸叫他先自己進去,「沒想到醫生不是很愉快要我進去才肯看」。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青春紀錄》。
本來覺得電話重要不能掛,在醫生堅持下,爸爸急忙掛斷。「醫生對我飆罵一頓,說電話不能晚點再講」,爸爸解釋對方是重要客戶,之前在別家診所也有讓小孩自己看病過,「醫生回我就算是客戶,你說小孩生病他們也是能體諒」,而孩子診斷是消化不良。爸爸上網請大家評理:「我真他X一肚子火差點跟醫生起衝突,到底是我的錯還是醫生反應過度?」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了不起的兒科醫生》。
網友們幾乎一面倒挺醫生:「是不會跟客戶說小孩生病晚一點回電喔!看個醫生是會花你多少時間?」、「醫生是對的。法律上孩子未成年父母是法定代理人,就醫這類牽涉專業囑咐的事項不宜讓孩子單獨面對」、「你的錯啊,這醫生很好。你不進去,到時候有什麼問題,是不是又要怪醫生了」、「消化不良你覺得還好,難不成你想聽到得癌症嗎」、「醫生沒錯啊!是你生的小孩還是醫生生的小孩?醫生比你還關心小孩子」。你覺得是爸爸還是醫生該檢討呢?
翻攝自《匿名公社》。
家長的所做所為小孩其實都看在眼裡,在成長過程中,大人以為無傷大雅的壞習慣很容易就被孩子模仿,也許大人能分辨玩笑,但幼童可不會。兒科醫師王韋力無奈分享,看診時聽到小孩媽媽說了一句「醫生叔叔壞壞」,讓他罕見動怒了。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了不起的兒科醫生》。
王韋力醫師在臉書粉絲專頁《威力醫師的育兒週記-王韋力》表示,自己幫小病患看診,只不過用壓舌板幫孩子看喉嚨,病患的媽媽卻對孩子說「醫生叔叔壞壞」,讓他聽了很不舒服。其實早就聽過無數次的王醫師無奈:「我以為我早已經對這句話免疫了…」王醫師後續提醒那位媽媽「這句話千萬不要在別的醫護人員面前再說了!」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了不起的兒科醫生》。
許多家長力挺王醫師,直言這樣教會讓小孩價值觀偏差:「我當媽媽8年了,孩子跌倒受傷、看醫生什麼的,我從來都不會跟他們說什麼桌子壞壞、醫生壞壞的…我真的覺得會這樣說的自己的腦子才壞壞」、「我也是,很怕小孩大了之後什麼事都怪東怪西,但是都跟自己沒關」、「我想他們家地板應該常被打吧」、「很像聽到長輩說:媽媽壞壞一樣,超討厭…教孩子分辨是非很難嗎?!」、「這句話教孩子學會了『撇清責任』,什麼事情都是別人的錯,很糟糕」。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了不起的兒科醫生》。
也有醫護和教職人員表示這種言教不少見:「的確是這樣~請家長們不要再為了哄小朋友而亂說這類的話 (醫師其實都會內傷) 」、「懂…類似的言語或情境,更誇張離譜的,常常在我們工作中 (幼兒園) 上演著!已經是日常……所以我們只能深呼吸,請息怒」、「每次聽到這種的都覺得是來提油救火嗎? 這樣講小孩只會更怕根本就不會比較冷靜啊」。有聽過大人對幼童說「人/事/物壞壞」嗎?這種言論會對孩子有哪些負面影響?
小病看診通常很快,5分鐘都等不了的客人相信也很難合作愉快。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